老年人怎麼安排飲食?
美味又營養,還要吃得安心健康,隨著年紀變大,長輩的味覺和嗅覺會變差,牙齒也可能不太好用,這些都會讓他們沒胃口,營養吸收也跟著不好。
身為子女或照顧者,只要掌握一些簡單的烹調技巧和營養調整,還有注意食物的軟硬度,不僅能讓長輩吃得開心,也能照顧他們的健康

味覺改變,怎麼讓食物更美味?
年紀大了,味蕾和嗅覺會退化,特別是鹹味和苦味感覺變弱,很多長輩會覺得「吃什麼都沒味道」,有時會不自覺多放鹽或糖。
料理小秘訣:
- 減鹽減糖,味道集中在食物表面:料理本身清淡,用醬汁或勾芡把味道鎖在表層,讓舌頭更容易感受到。
- 用香料和酸味提味:像是薑、蒜、蔥、九層塔,加點檸檬汁或果醋,讓食物更香更開胃。
- 多加色彩和口感變化:用不同顏色的蔬菜和食材,讓餐盤看起來豐富,也能刺激食慾。
食物質地要注意,避免吞嚥和咀嚼困難
長輩牙齒鬆動、缺牙或咬合力變弱,有時還可能吞嚥不順、容易嗆到。調整食物的軟硬度非常重要:
- 吃軟一點的食物:像蒸蛋、煮爛的蔬菜、燉得軟軟的肉,都比較好咀嚼和吞嚥。
- 避免乾硬、碎屑多或有刺的食物:像堅果、炸物、魚刺多的魚。
- 必要時把肉類剁碎或做成泥狀,配合濕潤醬汁,避免太乾太柴。
- 避免容易嗆咳的食物:像糯米、太乾的餅乾或蛋糕,吃之前可以加點水分讓它們變軟。
透過調整後,讓長輩不只吃得安心,也能降低嗆咳和窒息的風險。

怎麼幫長輩增進食慾?
- 定時定量吃飯,建立規律的飲食習慣。
- 食物溫度不要太冷,熱食更香,能刺激嗅覺。
- 營造舒服愉快的用餐氣氛,心情好自然胃口也會好。
- 少量多餐,避免一次吃太多讓腸胃負擔太重。
老年人營養需求和年輕人有什麼不同?
- 熱量:活動量減少,熱量需求降低,但蛋白質不能少,能避免肌肉流失和免疫力下降。
- 脂肪:少吃飽和脂肪,選用植物油或含Omega-3的魚油,保護心血管。
- 維生素和礦物質:維生素B群、D、鈣、鋅幫助骨骼健康和免疫力,維生素C、E有抗氧化作用,延緩老化。
- 多喝水:提醒長輩白天多喝水,避免便秘和脫水。
簡單均衡營養方法:
- 每餐盡量包含六大類食物:全穀類、蛋白質、蔬菜、水果、油脂、乳製品。
- 蛋白質來源多元,像魚、蛋、豆腐、瘦肉都可以。
- 靈活運用調味、香料和食物質地,讓長輩愛吃又好吞。
- 食量小、營養不足時,可以請專業人士幫忙安排營養補充品。


老年人的飲食不只是看口味或營養,要同時注意食物質地、安全吞嚥、促進食慾和平衡營養。
用心準備每一餐,讓長輩吃得開心、吃得下,也吃得健康,陪伴他們安心、快樂地慢慢變老。
